纳粹军队中,有一支被誉为“魔鬼部队”的精锐部队,堪称希姆莱的“黑色利剑”。它的名字叫做武装党卫队特别机动部队。最初,它的前身是警卫旗队——一支纪律松散、战斗力差、军事素养几乎为零的队伍。警卫旗队时常有寻衅滋事的行为,军事训练和日常管理混乱不堪,实际上,除了象征意义上的军旗外,几乎一无是处。
警卫旗队的状况屡次被上报到纳粹高层,特别是希姆莱,他对这支队伍的无能早已忍无可忍。某次,他愤怒地对手下表示:“我绝不可能容忍警卫旗队一再胡作非为……”于是,他决定彻底改造这支部队。
改造一支部队,历来被视为提升其战力的有效手段,事实上,这一改变确实让警卫旗队焕然一新。经过三位军事改造专家的操刀,警卫旗队彻底转变,成为了新型的武装党卫队特别机动部队,从一支散漫的“羊群”变成了训练有素、团结一心、战斗力爆棚的“恶狼”。这种转变非同凡响,是一次史无前例的改造,甚至可以说,未来也不太可能再现。
展开剩余81%这次转型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。随着希姆莱对警卫旗队的不满日渐加深,他向负责此队的指挥官狄特里希发出了警告。狄特里希意识到,警卫旗队亟需改进,于是他在1938年做出了重要决定:同意让督察员豪塞尔的一些军事理念和训练计划与特别行动队合作,安排两队互换营长和连长职务。这次“换血”行动起到了重要作用,豪塞尔带来的充满军事素养的学员为警卫旗队注入了新鲜血液。这一变革让警卫旗队焕然一新,士气大涨,战斗力得到显著提升,再也不是国防军眼中的“绣花枕头”。
然而,好景不长,这支经过初步改造的特别机动部队很快就面临了新的挑战。问题出现在一些老成持重的警卫旗队成员,他们并不认同豪塞尔的军事思想,甚至把这些新的训练方式视为软弱无力的模仿。他们认为这种训练方法与国防军的模式过于相似,而他们渴望的是一支与国防军完全不同、充满活力和革新精神的部队。虽然当时的特别机动部队仍然较弱,但他们的野心并未消减,反而愈发膨胀。后来,历史学家称这种思想为“军事精华论”。
值得一提的是,这种不满反而得到了希姆莱的认可。希姆莱本就对国防军的保守做法心生厌恶,他不希望特别机动部队仅仅模仿国防军的传统,而是想打造一支超越国防军的力量。因此,豪塞尔的改革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希姆莱的野心,他决定对部队进行更深层次的升级改造。
这个任务被交给了菲利克斯·施坦因纳,一位经验丰富的军事指挥官。施坦因纳于1898年出生在东普鲁士,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经历过激烈的战斗,具有极高的实战经验。尽管他曾在国防军担任军官,但他的军事理念一直未受到重视,甚至遭到一些军官的嘲笑,认为机动部队只是应急时的附属力量,根本无法与正规军相提并论。
然而,施坦因纳的“军事精华论”并没有被国防军接受。在1932年担任柯斯尼堡第一步兵团上尉时,他与那些固守传统的军官产生了尖锐冲突。施坦因纳坚持认为,大规模战斗的胜败并非取决于庞大的常规部队,而是取决于能够迅速行动、团结一致的精锐部队。于是,他选择与希姆莱的特别行动部队合作,开始了他的军事改革。
施坦因纳的改革堪称严苛,他将训练的重点放在士兵的个体素质上,要求每个士兵都能成为狙击手、竞技高手和猎手,具备钢铁般的意志力。他要求士兵在极端环境中能独立生存并迅速消灭敌人。例如,为了提高士兵挖掩体的速度和效率,他安排坦克和装甲车在规定时间内强行通过。如果士兵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,可能会被压死,若是死亡,尸体也不会被埋葬,而是立刻补充新兵继续训练。这样的冷酷训练法,让部队迅速崛起,成为一支极其凶猛、无所畏惧的“魔鬼部队”。
不过,施坦因纳并没有仅仅关注个人战斗力,他更看重的是团队合作精神。他要求所有军官和士兵必须建立深厚的信任和团结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,他推行了一项革新性的政策,军官必须从士兵中选拔,并且只有完成所有训练的士兵才能晋升为军官。这种改革大大激发了士兵的士气,同时也使得军官与士兵之间建立起了牢固的关系。党卫队的军事体制因此彻底脱离了国防军的传统模式。
随后,施坦因纳进一步改革,规定所有想进入军事学校的学员,必须在特别行动部队服役两年,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和团队精神培养。经过这些改革,特别行动部队的实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增强,成为了一支无比强大的作战力量。
然而,希姆莱依然不满足,他认为,单纯的战斗力和团结还不足以满足他对部队的要求。于是,特别行动部队迎来了第三阶段的改造。
作为希特勒的忠实追随者,希姆莱不仅信仰纳粹主义,还坚信日耳曼血统才是世界上最纯正的血脉。他认为,特别行动部队不仅要具备强大的战斗力,还要具备日耳曼血统的纯洁性。于是,他开始在部队中传播一种极端的种族主义思想,宣称这些部队的成员是“日耳曼血族”的继承者,他们的任务是成为德意志民族的“奠基人”。
为了进一步强化这种思想,希姆莱设立了一些极为苛刻的规定。例如,队员的未婚妻必须接受检查,确保其血统纯正、身体健康,才能结婚。此外,婚礼仪式也要由党卫队的队长主持,而非牧师。这些荒诞的规定不仅改变了婚姻习俗,还让日耳曼血统的“纯洁”成为了部队的核心理念。
甚至在部队成员生育后,希姆莱规定每个血统纯正的日耳曼婴儿都会收到特殊的礼物,象征着他们是“永恒血族链上的一环”。这种畸形的优生理论甚至要求成员和妻子进行传宗接代时,必须选择在指定的公墓进行,以确保后代继承英雄本色。
希姆莱的这些做法,虽然违背常理,却为纳粹党卫队塑造了一种铁血无情的气质。最终,这种疯狂的种族主义思想深深影响了党卫队,成为了希姆莱所构建的“魔鬼部队”的内核。这些疯狂的要求和极端的思想,成为了日后无数暴行的根源,也为党卫队带来了令人震惊的恶名。
发布于:天津市七星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